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陌路听雨(不标转载的均为原创)

关于自己、关于自己所感兴趣的和所想所思得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该记忆的无论如何你都不会遗忘,当你遗忘什么的时候,那是因为他总有被遗忘的时候!遗憾有,那也许是愿意拥有而因为种种原因不可能拥有的某些东西。

过度包装  

2018-07-22 23:54:46|  分类: 原创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过度包装 - 陌路听雨 - 陌路听雨(不标转载的均为原创)
 
    从古至今,过度包装都有发生。
    现今兴起了网络购物,网购之物无论大小运输途中安全的需要,即便是小小的一个物件,也需要层层包装之后,才能够安全的完成物流过程。现今的外卖同样存在过度包装的问题,在其满足方便就餐的条件下,很多精致的塑料碗碟、筷子、勺子都在使用一次之后而沦为垃圾,完成其生命周期的功用,完成商品的交换之后,本可以多次使用的物件就这样被抛弃。从环保的角度,这就是极度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无意识的破坏,但是,人们却乐此不倦。这样会促进商品的消耗量,增加生产者的需方市场,只要完成增值,他们不会认为这是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,而购买者在加上自己的流转利润之后,将所有的成本都加在了最终消费者的身上,所以,他们也乐此不倦。消费者在承享了便捷之后,虽稍有不舍,却也任其完成使用价值之后而归于废物之列。
    生活中的几乎所有商品都存在类似的问题。几十年前的商品包装过于简单,随着生产技术和工艺以及人们对于包装的热衷和关注,外包装越来越华丽,近乎“椟胜于珠”的境地。生活中任何一个小的商品到手,都会有一堆的包装物顷刻变为垃圾,不管多么精美,在其完成实用功能之后,也只能是一堆精美的垃圾。
    演艺人员的过度包装,总会把某些被称为“粉丝”得人迷得神魂颠倒。因为他们看到的只是过度包装之后的人的形象,却无法看到人的本来,有的演艺人员卸妆之后可以用“不忍看”来形容,这也不影响其“粉丝”对他的狂热,因为他们能够看到的,永远是最外面那一层最华丽的包装。这就是为什么“粉丝”心目中的神在其家庭生活中经常曝出离婚、出轨事件的本源,他们的“神”在家庭中已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人,在去掉那迷人的光环之后,其功用与常人无异,同样会变老,同样会粗俗不堪,同样是饮食男女。他们的生命力就是其演艺的生命周期,一旦演艺生命周期结束,过度包装的成本太高,在没有获取更高价值的能力之后,不会再有谁去投资包装,所以,很快就走下神坛。这就是所谓的包装派,真正的实力派也会包装,但是,他们不需要过度包装,他们真是的一面一直伴随着演艺生涯展现在观众的眼前,所以,他们的落差会很小,他们所注重的是内心的修为和基本功的夯实。
    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过度包装,似乎西方就是极乐世界,西方所有的东西都是美好的,是不可超越的。所有好的东西都属于西方,所有不好的东西都因于东方。软骨病总是可以治愈的,如果内心的极度自卑一旦成为习惯,是很难医治的。近几代画家都很崇尚西方绘画,岂不知,西方大家去因为中国的绘画而迷醉,中国很多画家一提起毕加索都认为那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,而毕加索却对中国的绘画给予极高的评价。当年张大千与毕加索的会面,毕加索表达了这样的认知;有一个未曾考证的故事,那就是毕加索对齐白石的评价:“我不敢去你们中国,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。” “齐白石真是你们东方了不起的一位画家!……中国画师神奇呀!齐先生水墨画的鱼儿没有上色,却使人看到长河与游鱼。那墨竹与兰花更是我不能画的。”
    买椟还珠是过度包装的典型。包装的精美盖过了被包装者的光芒,其实从另一个层面去讲的话,那就是,认知的浅深,真正知道其价值的人绝不会做此蠢事。
    古代文化以儒学为例,历朝历代的民众都受惠于其赋予的道理,褒贬者各有其人,唯有有话语权的人的认定,才会被时人所推崇。儒学所阐述的道理已经深入到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,但是,总有人是不是的拿儒学当话题,把儒学贬得一无是处,我为这样的人感到悲哀!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几次运动,那些所谓的取得话语权的人,把民众对于儒学的认知领到沟里去了却不自知,以为,他们发现了真理。而后来近百年,几代人,有大多数已经接受了那种极度偏颇的观点,并以此为真理,现在看看网络上的文章,一旦牵扯到儒学、孔丘,在回复栏必然有很多很多得人在谩骂、贬低孔子及儒学。
    贬低孔子,其实在春秋时期已经有人做了。叔孙武叔毁仲尼,子贡曰:“无以为也!仲尼不可毁也.他人之贤者,丘陵也,犹可逾也;仲尼,日月也,无得而逾焉.人虽欲自绝,其何伤于日月乎?多见其不知量也.”今人之毁仲尼其犹叔孙武叔乎?
    历朝历代给予儒学的包装不可谓不华丽,然而,那些华丽的包装有很多与儒学本身是格格不入的。我们有幸能够读到原著,剥去那些不真实的华丽的包装,让我们自己去重读原著,当我们能够静心的读下去的时候,会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,居然已经有了如此精美的文章,充满了智慧和道理的文章。
    好的东西是好人和坏人都去求取得,如果因为敌对方的赞美而去诋毁的话,这样的人也不足与义也。

过度包装 - 陌路听雨 - 陌路听雨(不标转载的均为原创)
 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67)| 评论(2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